阳光鹿童康复中心
导航
阳光鹿童康复中心
搜索
关闭导航

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 

随着运动障碍患儿的增多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法。一般来说,出生时窒息与体重过低的孩子易发痉挛型运动障碍,这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运动障碍疾病,痉挛型运动障碍目前所占比例很大,其发病率占到了所有运动障碍类型80%左右。

 

  • 痉挛型运动障碍患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,肢体异常痉挛性,可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,显著特点为上肢内旋后伸,拇指内收、握拳,下肢内收内旋,屈膝屈髋,尖足等

 

  • 患儿训练原则:缓解肌肉张力,增强肌力是训练之本。具体办法是牵伸肌腱,疏松肌肉,活动关节,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矫正畸形的肢体,使其达到功能位置,然后协调运动功能,使患儿得以全面康复。

 

今天给大家分享痉挛型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,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一下。

 

(一)剪刀步态和训练

1、患儿仰卧位,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,做髋关节屈伸动作:采用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,降低张力,保持片刻(这一点很重要),反复操作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2、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,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°(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,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,正常人股角也就150--160度,小月龄儿童更小),以牵拉痉挛的肌肉,降低肌张力,此为静态训练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3、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,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―内收―外展的训练,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,活动髋关节的目的,此为动态训练。

4、“骑马”训练,(用滚桶、木马、木椅等均可)牵拉痉挛的肌肉,降低张力,恢复功能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5、“爬高”及“爬行”训练,(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)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6、患儿扶杠侧行,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,扩大关节活动范围,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7、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,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,鼓励患儿双腿分开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(二)缓解下肢屈膝站立、行走的训练

1、采用仰卧、俯卧位压膝整足法,或直腿抬高的方法,牵拉挛缩的肌腱,缓解痉挛的肌肉。

2、站立弯腰拾物训练,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,缓解张力,同时增强腰肌力量。

3、弓箭步下压,膝关节伸展,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,提高股四头肌肌力,拮抗痉挛的N绳肌群,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。

4、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,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,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。

5、功率车,学步车训练,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,增大关节活动范围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(三)膝反张的训练

“膝反张”原因有三种:

▪ 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,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;

▪ 负重情况下,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,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,关节周围韧带松弛,股四头肌及N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;

▪ 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。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1、压膝整足法,牵踝法,摇踝法,底屈肌牵拉训练。

2、膝关节屈伸,足背屈的训练,提高伸肌力量,协调拮抗肌张力。

3、爬行训练,膝关节屈曲位,有利于纠正反张,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,协调其运动功能。

4、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,协调关节屈伸功能。

5、上、下阶梯训练,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。矫正“膝反张”,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,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,方法如下: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,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,为配合协调运动,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,随着症状的好转,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,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。

 

(四)尖足,足内、外翻的训练

1、自我牵拉法:患儿面对墙壁站立,然后缓慢前趴,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,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(似卓别林)做相同的动作。

2、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,拮抗痉挛的小腿肌,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,纠正畸形。

3、仰卧,俯卧位压膝整足法,牵踝,摇踝法,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。内、外翻扳的应用。

4、上、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,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,加大活动范围,恢复功能,协调步态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(五)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

1、肩关节屈曲,内收,内旋的训练

1)屈曲位,患儿仰卧,术者一手握前臂,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,接近耳朵为止,反复操作。

2)内收位,仰卧位或坐位,一手握上臂,另一手握前臂,沿水平方向移至90°时(外展),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,直至耳根部,反复操作。

3)内旋位,坐或仰卧位,术者一手按肩,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,做外旋下压动作,反复操作。

4)上肢负重训练,哑铃操,棒操,拉沙袋训练,增加上肢肌力,扩大关节活动范围,恢复运动功能。

5)举臂摸肩(弯肱拨刀),叉腰挺胸(雏鸟习飞)训练。

 

2、肘关节屈曲的训练

1)主动、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。

2)上肢负重,伸肘抓物训练。

3)屈伸时关节(采荷挎篮),展肩屈肘(力拨千钧),肩肘屈伸(白猿献果),双手上举(举火烧天)。

 痉挛型运动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方法!千万别忽视!【附图示】

3、腕指关节屈曲,拇指内收训练

1)被动腕手操: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,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,指端朝向前臂,另四指托于手掌,将患儿手腕做屈、伸、抖、牵等手法,然后从指根到指端,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,最后用捋法在批端收尾,反复操作。

2)手掌抓握,双手互握,手心向上抓握。(金龙探爪)

3)挠侧抓握(握笔)训练,拇食指指尖捏法(扣子,黄豆,绿豆,拿汤勺,拿钥匙开门等)。

4)腕关节伸展(背屈),屈曲(掌屈),手指外展、内收的训练(五指分开,合拢动作)。

 

4、拇指内收的训练

拇指内收、外展、伸直训练,拇指屈曲,对掌,对指训练,双手交叉训练。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,由易到难,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。

 

结语:

在居家康复中,我们除了要发掘并培养孩子的能力优势、巩固训练疗效,同时更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,对于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异常行为,要给予关注和适当观察,必要时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!

扫码关注阳光鹿童公众号

扫码下载小鹿在家App

北京市昌平区阳光鹿童康复中心作为5A级社会组织,专注儿童康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,在儿童肢体运动障碍、精神行为障碍、学习认知障碍领域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康复体系。

电话:400 088 7995 /010-80787950 / 18911886927

给我们写信: kids@deerkids.com
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名流花园综合商务楼

北京阳光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备案号:京ICP备12023675号-1